
舍生取义的现代事例
1、(红色使者讲故事)王成式的战斗英雄、特等功臣赵先有
2、中心论点是:“生,亦我所欲也。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。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通过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。《鱼我所欲也》出自《孟子告子上》,作者是孟子。《鱼我所欲也》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,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。
3、事例2: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,失败被捕后,面对元朝威逼利诱,竟毫不动摇,视死如归,最终被杀,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。
4、(红色使者讲故事)铁腿夜眼神八路高恒的抗战革命故事
5、从大义灭亲和舍生取义两类故事中,我们更能了解先秦君子们的义士情怀。他们知义守义,能为义而生,更能为义而死,他们是真正把道德价值看得比生命价值更重要的人。
6、豫让说:”多谢赵公厚义,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,让我刺三剑,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。我死而无怨了。”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,大为感动,便脱下外袍。豫让刺了外袍之后,自刎而亡。
7、让我们重温红色记忆,永做红色传人。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,感谢大家收听,下期再会。
8、东汉末年,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被视为国贼。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,忠汉室,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。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,却不慎泄露了天机。曹操命人痛打吉平,逼他招出何人指使。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,后撞阶而死。在罗贯中笔下,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。
9、审核:朗其全 编辑: 郭锐
10、1946年腊月初邸金芝随区小队转战到南董庄村。由于敌对分子告密,小集保安队头目邸国珍带队包围了南董庄村,将没来得及转移的邸金芝和其他4名村干部抓捕,当即押回了小集据点。
11、2021年6月1日,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为勇救两名落水儿童,献出了年仅35岁的宝贵生命。他是孩子的好父亲,是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,更是d和人民的好儿子,他充分体现人民教师肩上的责任和担当。王红旭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着仁德一小的每一位教师。
12、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。苏武被扣于匈奴后,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,后以严刑威胁。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匈奴贵族无计可施,便“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”。苏武则“掘野鼠,去草实而食之”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,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,不屈节辱命。他出使时正值壮年,待其归汉之时,已是须发皆白。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
13、黄花冈起义时,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、洒热血。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,与清兵浴血奋战,中弹被俘,从容就义。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,冲锋在前,弹尽力竭,后被俘,英勇牺牲。
14、晋景公三年,晋大夫屠岸贾杀了赵朔全家。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,怀有遗腹子,就逃到晋成公的宫里躲了起来。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,对他的朋友程婴说:“你为什么不为赵氏而死呢?”程婴说:“我听说赵朔的妻子有遗腹子,若幸而生男,我将要奉养他,若是个女孩儿,我再去死。”
15、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,苏武被扣于匈奴后,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|诱,后以严刑威胁。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匈奴贵族无计可施,便”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”。苏武则"掘野鼠,去草实而食之”。
16、为了不暴露目标,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,他放弃自救,咬紧牙关,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,坚持30多分钟,直至壮烈牺牲。
17、清末,戊戌变法失败后,康有为、梁启超逃往日本。谭嗣同是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”。他坚信“不有行者,无以图将来。不有死者,无以酬圣主”,泰然赴死,留下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的名句。
18、这时候程婴就出来先散布流言说:“我是个无德的人,不能抚养赵氏孤儿。谁能给我千金,我就能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什么地方。”屠岸贾等一伙人都很高兴,就给了他千金,然后跟着他到山中找到了公孙杵臼。
19、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,失败被捕后,面对元朝威逼利诱,竟毫不动摇,视死如归,最终被杀,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。
20、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,坠入村庄,后果不堪设想。16秒的时间内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,壮烈牺牲。烟笼大地,声震蓝天。星陨大地,魂归长天,他有22年飞行生涯,可命运只给他16秒!他是一名军人,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。飞机无法转弯,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。
21、(资料来源:《中国共产d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历史》第一卷,讲述中有删改。)
22、1945年冬天,邸家庄正式成立农民协会和妇女会,父亲邸占桂被选为农会主任,邸金芝被选为妇女主任。同年,父女俩相继加入中国共产d,并带领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斗地主、除恶霸活动,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,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。为此,地主、富农及顽固势力对父女俩恨之入骨。
23、 其间,也有好友劝他在危境之下,不妨考虑考虑后路,可先将满门亲眷送至闽南避乱安寝,但均被大典断然拒绝。朱大典说道:“我为三军主帅,现大敌压境,必须全力抗敌,我意已决,余话勿说,倘有不幸,我当全家殉国。”当时,部下诸将听到主帅如此坚决果断,无不感动,守城军民也纷纷表示誓与婺城共存亡。
24、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,对狱中吏卒说:“我的事完了。”向南跪拜后被处死。几天以后,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,面部如活的一样,终年四十七岁。
25、从湘乡市到湘潭来工作。当办案人员言及当时郭水安见义勇为,危难之际挽救了三条生命的情形时,沉默寡言的郭水安只道,这都是应该的,举手之劳不值得一提,只是可惜没有挽救到另外2个生命。
26、(红色使者讲故事)“点种”——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事
27、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《用生命托举师魂》视频。
28、是啊!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”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。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,要珍惜青春年华,用满腔的热忱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!
29、孔子说:“君子只懂得道义,小人只懂得利益。”
30、公孙杵臼和程婴与赵家并没有什么亲属关系,原本不过是赵家的两个门客而已。他们之所以要保护和抚养赵氏孤儿,只是因为赵氏对他们有过一些恩惠。
31、妈妈,我懂了。我们要永远牢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贡献,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,长大了为建设祖国尽一份力!
32、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、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《二十四史》。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。万斯同由于贪玩,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,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。万斯同恼怒之下,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,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。
33、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,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。变法失败后,于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,年仅33岁。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、杨深秀、刘光第、杨锐、康广仁,六人并称“戊戌六君子”。
34、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,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,但因烟雾太大、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。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,最终保住了孩子,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。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,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。
35、 于是,朱大典得到读书的机会,从此更加发愤读书。12岁那年,由塾师推荐去金华州府参加院试,不料年纪轻轻就被选中生员,时称少年秀才。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朱大典又在长山徐家员外资助下,去杭城参加乡试,一举得中举人。次年进京参加会试,又是科场大捷,继而参加殿试,终入进士第,踏上仕途。
36、(红色使者讲故事)风雨时代“撞钟人”李大钊的生活故事
37、妈妈,你知道吗?今天我们班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集体朗诵比赛,我们朗诵的《黄继光》获得了第一名!
38、舍身取义的事例:解放前,由于国民d腐败无能,经济趋于崩溃,洋货充斥市场。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,被称为“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”。
39、2006年,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,遭遇鸽群撞击。此时,飞机高度194米,跳伞就能保住生命。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,分布7个自然村。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,坠入村庄,后果不堪设想。
40、 清顺治三年(1646年)六月,清军主力重兵围困金华,在主帅朱大典指挥下,全城军民同仇敌忾,奋勇抵抗。如此坚持一月有余,至七月十五后,由于叛臣知悉金华城防根底,“西门新筑,土未坚”,建议清军以重炮集中轰击刚修不久的婺城西门。后来,西门被攻破,清军长驱直入,大肆杀戮,婺城惨遭洗劫,血流成河。当时,有文记载:“婺城三日人头如雨落。”危难之际,朱大典继室何氏,夫人盛氏、方氏,长媳陈氏,三媳姜氏,四媳来氏,五媳汪氏,闻之恶讯,均不愿为清军俘虏而遭凌辱,个个抱儿携女,先后投井自尽,以此殉国。